
云霄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参加“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主题系列宣传 福建省水利厅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智杰 通讯员 曾晓冰
2012─2014年开展小农水项目,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2016─2017年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94万亩;2018年推行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1万亩……
云霄县深谙“水利”二字的份量,将常态化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举措来抓,成效显著。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著名的“中国枇杷之乡”,以枇杷种类繁多、产量巨大而驰誉大江南北。近年来,该县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县域内生活节水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全面提升全县节水管理水平。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节水增产增效
云霄县充分整合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修复了灌溉渠道,优化了排水系统。目前,云霄县高效节水灌溉实施面积已达7.15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8.75%。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灌溉成本,提升了生态效益,还对治理农田周边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助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
“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广大农户生产方式从传统的耕种模式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物能运。尤其是去年,久旱少雨,天气恶劣,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打通了田间‘毛细血管’,为农田‘解渴’,实现了节水增产、节水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云霄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
建立节水管理长效机制
树立行业节水典型
云霄县以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为准则,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出台了一系列节水管理制度,对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水价机制及节水“三同时”管理进行规范与指导,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全面强化用水计量管理,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和从公共供水管网取水的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通过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科学调控用水,淘汰老旧设备,革新节水设备。
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重在示范。云霄县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发动,深入工业企业、公共机构、居民小区推进节水工作,完成了33家实地勘查、报告编制工作,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云霄县节水型企业建成率已达41.67%,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到51.16%,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达到17.14%。
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
增强人人节水意识
近年来,云霄县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为契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的形式,开展宣讲节水知识、张贴节水标语、发放节水器具等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让“节水管理人人有责、节水成果人人受益”的观念深入人心,让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效渗透到广大群众生活中。
2019年,当出现旱情征兆时,云霄县便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在人民公园进行宣传,现场发放节水宣传册500余份、节水型花洒200多个、印有节水宣传标识的纸杯1万多个,鼓励引导更多人加入到节约用水的行列中,为防旱抗旱全面胜利打牢了群众基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