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海林查勘出险点现场情况(王慧 摄)

安广江堤安庆电厂渗漏现场巡查记录(王慧 摄)

安广江堤安庆电厂渗漏险情现场,清水从反滤围井一侧排出(王慧 摄)
中国水利网站8月4日讯 (记者 王慧 范智 通讯员 曹成)安徽省安庆市的安广江堤外,防浪林齐腰淹没于长江水之中。距离江堤仅约百米的安庆电厂平稳运行,冷却塔中升腾着白色水汽。
7月12日,这里发生了一次渗漏险情,出水量较大。当地防指紧急开展抢险工作,多路水利专家奔赴现场勘查,展开技术会商,提出处置建议。险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渗水点上修筑了一米多厚、直径二三十米的反滤围井,一小股清流从围井一侧排出,有专人负责观测记录水量、水温、浑浊度。
“这里是关注重点,我们每次巡堤经过都一定要来看看。”正在现场查看情况的水利专家,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赵海林说。
赵海林是安徽省水利厅派驻安庆市的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技术支撑专家组组长。这支三人专家小组驻守一线已经半个多月,每日奔波于二百多公里的同马大堤、安广江堤上,查勘险情、制定方案,为除险排险工作当好技术参谋,为当地守堤护堤工作的开展服下一颗“定心丸”。
“到达那天,我们背包还背在肩上,就直接去参加了险情处置会。”赵海林笑着说,“有时晚上会商到十二点多,整理好报告,歇下也一两点了。第二天一早又要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截至目前,这支三人专家组累计查勘险情17处,制定抢险方案6个,成功处置险情17处。
“当前,我们一方面要持续关注已处置的险情是否稳定,另一方面要根据情况变化分析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否准确。”赵海林说。
拿这次渗漏来说,水从哪儿来?哪里出了问题?专家组查勘现场、比对坐标、分析渗流、化验水质、对接设计施工单位,抽丝剥茧分析可能的原因,初步判定本次险情为穿堤建筑物导致的堤基渗漏险情,是长江洪水位雍高使得电厂排水箱涵内水压力升高,水体突破箱涵薄弱部位造成的。
“目前长江水位缓降,出险点流量比较稳定,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当前采取的处置措施得当,但后续的监测不能放松。”赵海林说。
最初的应急处置完毕后,专家组就建议市防指安排专人24小时现场值守,加强对出险点的出水流量、水质浑浊度的监测,强化对内堤脚、电厂围墙排水沟等薄弱部位的巡查。市防指接受了专家组的建议,并迅速付诸实施。
“专家组发挥的作用很突出。在安庆电厂的险情分析研判及处置中,专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说。
加强监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专家组重点关注的另一个点位是某工程施工单位为取水方便开挖的简易取水井,离堤脚仅约45米,7月上旬长江涨水时发生出水险情。目前已采取围井反滤对取水井进行处理,险情得到控制。
赵海林与专家组成员陈子刚正高级工程师、吕星汝工程师一边查看现场情况,一边向记者细细说明:
“渗漏水量突变很危险,即使是突减也预示险情——水可能从其他低洼薄弱地点渗漏了。低洼点的积水需抽干,杂草要除净,加装照明灯,便于及时发现处理险情。”
“水的触感凉,说明走了很长的地下通道。雨水会暖一些。”
“水将石子染上红色了,是长江水从地下砂层将矿物质带上来的表现。”
“围井顶上发生塌陷时,要高度警惕。”
……
“本地防汛部门对我们的观察结果非常重视。”赵海林说,“地方非常欢迎我们,我们提出的建议会很快落实,有些防汛点位的值守人员还会主动拦下我们的车子反映情况。”
目前,长江安庆站水位已从7月13日的最高水位18.45米缓步回落。退水期,堤防巡查防守将会更加严密。水利专家组还将继续穿梭于江堤之上,把脉问诊,将守护江堤的力量织得更密、筑得更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