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22日讯(特约记者 朱自强)9月6日至11月21日,安徽省宣城市平均降水量在28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180.8毫米)偏少84%左右。经分析,全市发生了自2000年以来最严重秋旱,旱灾重现期约为15年一遇。
针对持续严重旱情造成18万农村群众和居民饮水困难实际,宣州区各地积极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以赴抗大旱保稳定促发展。区防指于11月4日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高到Ⅲ级;区水利局密切加强与市水利部门的协调沟通,科学调度陈村水库、关庙水库、红旗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抗旱应急工作预案;气象部门密切加强天气监测,先后开展了39次人工增雨作业;区农业农村局派出技术人员加强农业抗旱指导,立足抢墒,造墒播种,确保及时完成秋种任务;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加强各类水源保护,加密水质动态监测频次,杜绝水污染以及农村饮水水质不安全事故发生。
全区各级党组织将抗旱保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的重要实践载体,出实招,见行动,办实事,解民忧,把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区防指派出由水利、应急、农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4个工作组,深入各乡镇办事处督促指导抓好抗旱和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保小麦、蔬菜、油菜抗旱技术措施;区水利局派出农村饮水安全专门工作组,深入各自来水厂进行巡回指导,并印发保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紧急调运19台套抗旱设备支援水阳、杨柳等地提水抗旱。
针对可能发生的伏秋连冬旱情,该区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迅速启动“西水东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计划从青弋江金锹岭至杨柳水厂东干渠取水口铺设DN400-PE管道16km,架设110KW水泵(SLW200-500)2台套,设计取水规模8400吨/日。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现已铺设完成供水管道近10km,预计12月5日前可实现输水目标。
与此同时,黄渡、新田、水阳等受旱乡镇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和种养殖大户疏浚沟渠、挖潜截渗,淘老井、打新井,千方百计开辟水源;溪口、孙埠、水东等乡镇针对分散式供水村组发生的局部饮水困难实际,定时做好应急送水工作,特别是全力保障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启固定泵站73座,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80台套,引(调)水共4955万立方米,未发生一例“无水可喝”情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