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新 通讯员 孙彬
9月8日,山东省黄水东调应急工程试通水验收成功,600万立方米黄河水经63公里长的双管道注入潍北第二平原水库。滔滔黄河水,将顺着这条大型管道,流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市,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润泽胶东大地。
2013年以来,受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影响,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四地降水偏少,干旱持续加剧,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黄水东调工程解决供水紧张局面。工程将引黄济青受输水规模所限无法多引的黄河水改由东营境内取水,调水线路涉及东营市、潍坊市的5个区县,工程规模为大(1)型,概算总投资33.89亿元,设计年供水量3.15亿立方米。工程新建入沉沙池泵站2个,引黄泵站、入库泵站、加压泵站各1个。工程所经地势复杂,地下水水位高,特别是输水管径之大、作业条件之难、施工技术之复杂,在省内尚属首例,在全国也很罕见。工程由水发集团黄水东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从批复立项到2017年12月完成建设主体,只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
黄水东调工程在建设中创造了几个山东水利建设史之最:
管径最大。输水钢管管径2.6米,总长63.83公里,施工高峰时,近1000人、300余台机械连续作战。
顶管穿越长度最长,结构最复杂。管线穿越公路、铁路、高速、河道等14处,顶管总长4.48公里,其中工程最为关键的小清河穿越长度900米,双线长度1800米。穿越管道中心线位于地面以下18米,工作井采用混凝土结构,高21.2米,壁厚1.3米。套管外径3.4米,顶进用时75天,内穿钢管用时68天,实现了900米顶进中心线无偏差。
钢管焊接焊缝检测最为严格。管道安装钢管58.9公里,焊缝5000余条,高峰期工人达300余人,严格的检测程序保证了焊接质量。
工程建设速度最快。自2017年2月开工至年底平均日完成投资870万元,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达到通水条件。完成沿线23座阀井房,每座高16米;完成投资上亿元的配套工程共9处分水口,投资强度和建设速度达到了科学工期的最快速度。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