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威
新疆西南部,喀什,三面环山,东部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降雨量极少,居民生活用水一直依靠抽取地下苦咸水。水质总硬度、硫酸盐和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均超出国家标准,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自2017年开始,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联合粤海控股集团,在喀什地区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科研项目。一场守护南疆人民健康的攻坚保卫战正式打响。

研发项目讨论
群英荟萃 攻坚克难
接到援疆任务后,粤海水务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专项攻关技术团队,迅速开展实地调研、采样检测和分析试验。经过数月的技术攻关,集多年水处理技术成果,研发出“超滤-纳滤”组合净水工艺,并根据工艺制造出系列规模化的优质饮用水设备。

安装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净水设备
团队技术负责人赵焱说:“对于新疆的苦咸水来说,设备对水质中的溶解性固体、硫酸盐、碳酸盐、钙离子、镁离子等去除率大于90%,有效去除水中杂质,同时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出水水质远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首战告捷 树立标杆
2018年,首台“超滤-纳滤”组合净水工艺优质饮用水设备安装在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
小学在校学生1200人,常年饱受饮水安全问题的困扰。设备从运抵到安装只用了20天,但对于技术团队成员们来说,由于设备初次投入使用,未知的变数让内心充满焦虑。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
试运行的第一天,到了用水高峰,设备突然停止运转。技术团队马上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是水泵在切换中时间过短,变频器因电流过大跳闸导致水泵停止工作。经过严密的计算,对变频器的过载保护参数进行了修改,彻底解决了跳闸问题。
2018年5月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正式向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供水。喝上清甜直饮水的孩子们绽放出开心的笑容,校长阿尔祖古丽紧紧握住技术人员的手说:“非常感谢你们建造的优质饮用水设备,孩子们健康有了保障!”
新疆卫视于6月1日对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优质饮用水示范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初战告捷,技术团队每个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这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日常维护简便,还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即使在广东也能实时监视设备的运转情况。”粤海水务水技术研发部总经理孙国胜介绍。

6月1日新疆新闻联播对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疆卫视新闻截图)
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
首战告捷后,让广东省对口援疆干部也能喝上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更好地开展援疆工作,成为粤海水务下一个援建目标。
援疆干部人员多,用水量大,原有的饮用水设备难以满足需求。技术团队继续攻关,通力协作,最终确定了“多介质过滤-纳滤”组合工艺。与之前的“超滤-纳滤”组合净水工艺相比,这种新型工艺组合处理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最高处理规模可达100立方米每日。同时,针对喀什地震频发的特点,技术团队对介质工艺进行改进,能够有效防止地震导致过滤介质堵塞管道,非常适合在当地使用。为了尽快制作设备,技术团队夜以继日、起早贪黑,终于在2018年10月5日再次完成设备调试,连夜发往喀什。
由于天气恶劣,设备的安装多在凌晨两点进行,前后花费了十余天。回忆起安装过程,技术团队成员郭卫鹏说:“新疆夜间气温低,冻得直哆嗦,风沙又大,工作人员每天干完活,全身都是沙子。”
优质饮用水示范项目的相继建成,解决了当地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民生需求。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粤海水务将继续秉持“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的核心理念,在新疆等西部苦咸水分布地区大力推广优质饮用水设备和技术,为帮助更多的人喝上安全、优质的放心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