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熊礼富
作为获得2020年国务院河湖长制督查激励的市县之一,贵州省黔西市以“巡、改、考、引”四步工作法为抓手,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坚持“巡”,实现常态长效
在县级河湖长巡河前,责任单位先对责任河湖明察暗访,掌握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征询河湖涉及乡镇(街道)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交市河长办梳理汇总。
县级河湖长以问题清单为基础开展巡河,重点巡查生产经营活动频繁的河段(湖泊),重点检查河湖日常管护情况。黔西市整合河湖长、林长、路长和巡河员、护林员、道路保洁员“三长三员”力量,并聘请405名管水员、259名管水协管员、23名水库管理员作为兼职“民间河湖长”,统筹推进水岸综合整治,联手打好碧水保卫战、绿色发展攻坚战和环境整治持久战。
抓实“改”,做到精准到位
黔西市发布1号总河湖长令,安排部署“清四乱”,深入开展河湖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建立“河湖长下单、责任单位接单、乡镇部门办单、督查考核督单”的“四单联办”模式,进一步规范“查、认、改、罚”各个环节工作,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黔西市成立1个副科级水政执法大队,下设2个执法中队,86名干部职工通过贵州省行政执法考试取得执法资格,对河湖进行日常监管。建立公安“一河一警”制度,由29名公安干警担任河湖警长,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对必须通过执法才能解决的“四乱”问题,公安、检察、司法部门联合执法,精准打击,推动发现问题一一整改到位、对账销号。
严格“考”,推进责任落实
黔西市完善“河湖长+河长办+部门+乡镇(街道)+巡(护)河员”的运行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将河湖长制纳入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一河一考”“一乡一考”,考核结果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通报,全面压紧压实县、乡两级河湖长责任。对于年度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河湖长和部门负责人,黔西市进行提示提醒、警示约谈、通报批评或追责问责。
2020年,黔西市河湖长制工作在贵州省“一河一考”、毕节市“一县一考”和“一河一考”中均获得优秀等次。
强化“引”,形成群防群治
黔西市坚持开门治水,主动发出水利好声音,努力讲好治水故事。
开展河湖长制“七进七强”(进党校、强素质,进机关、强履职,进乡村、强监管,进社区、强示范,进学校、强引领,进企业、强服务,进目标、强激励)工作,广泛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河湖长制工作,进一步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到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1年7月8日